关注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武夷山法院全力护航“绿色家园”
分享到:
作者:徐园园 许锦艺 彭琳  发布时间:2022-11-03 09:15:01 打印 字号: | |

       武夷山千峰万壑,以青绿草木为裳,以清浅九曲为带,构筑出奇妙而幽美的山水画卷。自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的这一年来,武夷山法院聚焦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生态司法保护机制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法治力量。


    以“法”之力绘制国家公园“高颜值”

    为了加强对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专门化、专业化保护,2021年11月,在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指导支持下,武夷山法院创新设立全国首家以“国家公园”命名的人民法庭,同时还创新“三绿”生态司法保护工作方法。今年5月,在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牵头下,武夷山法院与南平“1+4”法院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司法保护协作框架意见》,全力护航武夷山“绿色家园”。

    “之前只知道金线兰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可以做药材,就财迷心窍地去国家公园采摘,但却不知道这是犯法的,我认罪认罚,今后肯定不再犯这种错误!”刑法面前,滕某悔悟道。 这是武夷山国家公园成立后首例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刑事案件。据了解,今年1月,滕某听说金线兰有药用价值,在明知金线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情况下,驱车到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源景区某山场,徒手从岩石上采摘野生的金线兰、草珊瑚、阔叶十大功劳等草药,后被国家公园执法支队工作人员查获。之后,武夷山法院以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依法判处被告人滕某拘役五个月零十天,并处罚金。

    “本案判决彰显的是法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和决心,对增强社会公众维护生态安全具有教育意义。”武夷山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亮认为,该案依法判决,是武夷山法院通过“亮绿灯”“布绿网”“打绿码”的“三绿”生态司法保护工作机制精准护航国家公园建设的一个缩影。同时,该院出台《生态司法保护“绿色家园”行动方案》,设立国家公园“巡回审判点”,开辟涉生态案件“立、审、执”绿色诉讼通道,与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有效衔接,形成“法庭+国家公园+乡镇”全覆盖生态保护网络。该院还将生态修复理念融入审判工作,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落实“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审结乱占耕地建房等涉生态民事纠纷94件,督促拆除水源地违法畜禽养殖设施8000多平方米。


    用“法”之慧赓续文脉“根与魂”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九曲溪畔,南宋大家朱熹所作《九曲棹歌》吟咏至今。作为“双世遗”,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这座国家公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年来,武夷山法院加强和文体旅、茶产业等部门的合作,推进运用司法工具保护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实践,为做好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树立起强有力的法律屏障。

    武夷山闽越王城遗址是全国唯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汉朝时期王城遗址。武夷山法院以闽越文化、朱子文化为着力点,分别在闽越王城遗址兴田镇、朱熹故居五夫镇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推行“三审合一”模式,法官定时驻庭化解纠纷。

    此前,在武夷山市五夫镇发生了一起因宗祠装饰装修物引发的纠纷。南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武夷山法院依托“文化遗产巡回法庭”,把纠纷化解现场搬进祠堂,联合开展巡回调解,最终在保持祠堂相对完整性的同时,将矛盾纠纷妥善化解。

    “文化遗产保护,重在‘源头预防’,难在‘联动守护’。”武夷山法院武夷山国家公园法庭庭长陈妃表示,武夷山法院联合文物保护单位出台《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工作方案》,加强部门信息互通,做好文化遗存矛盾评估和纠纷化解工作。在审理“武夷茶博物馆”建设用地纠纷案件中,主动靠前、联动联调,促成案件高效顺利解决,助力市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彰显了护航茶文化的司法“加速度”。武夷山法院还汲取朱子文化、茶文化精髓,总结了“问源、扬和、谕理、循法”的“朱子·家”八字审判工作法,以及“正、清、俭、静”的“朱子·茶”廉洁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司法审判底蕴。


    以“法”之名融合茶旅振兴发展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武夷山“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自宋朝起这里的“岩茶”就名冠天下。如今,茶旅产业已经是武夷山的两大传统支柱产业。武夷山法院找准司法服务保障当地茶旅文化发展的着力点,用心“冲泡”出法韵浓厚的“司法功夫茶”。近年来,该院开设涉茶案件“绿色窗口”,将司法服务窗口移至最前沿,涉茶纠纷就地受理、优先审理、线上解纷,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自工作开展以来,该院妥善处理涉生态茶园权属争议、拆迁安置等纠纷,高效审理茶叶购销、侵权等纠纷386起;司法助力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生产销售伪劣茶产品等行为。在村居、茶企派驻“法律特派员”,解决茶农、茶企“急难愁盼”问题35个。该院还开展“武夷岩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等常态化涉茶法律宣传,完成重点调研课题《山区特色贸易纠纷的实证问题研究》。

    “游客流动性大,驻留时间短,发生纠纷后心情急切,希望短时间得到解决。因此,高效是处理涉旅纠纷的首要要求。”在景区南路口值班的法官助理张慧云介绍,法院梳理总结涉旅纠纷案件的特点,提档升级“513”涉旅审判机制,出台《武夷山市全域旅游纠纷“快处先赔”协同合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列支20万元旅游诚信基金,落实“快处先赔”,预先解决旅游纠纷化解的“后半篇文章”。

    与此同时,武夷山法院在旅游民宿集中村设立“共享法庭”,探索调解协议线上司法确认,聘请旅游从业人员担任特邀调解员、陪审员,建立涉旅纠纷专家库,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法院还与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企业、旅游主管部门加强工作衔接,结合发现的问题,向相关旅游行业主体发出司法建议,为性质、特点各异的纠纷量身“订制”了相应的涉旅审判机制。

    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武夷山法院将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持续深化生态审判机制,不断加强司法协作,以司法之力护航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作者:□徐园园 许锦艺 彭琳


 
责任编辑:admin